分享
晶科、天合“接連出手”!中國光伏企業(yè)專利戰(zhàn)“火力全開”
有消息稱,2025年2月7日,晶科能源、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統(tǒng)稱“晶科能源”)起訴印度光伏企業(yè)Waaree Energies Limited及其美國公司Waaree Solar Americas Inc.(以下統(tǒng)稱“WAAN公司”)侵犯其N型TOPCon專利US11,824,136,將上述兩家企業(yè)告上美國得克薩斯州南區(qū)聯邦地區(qū)法院。......
2025年伊始,光伏龍頭便掀起了專利大戰(zhàn),如今風浪再起。
有消息稱,2025年2月7日,晶科能源、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統(tǒng)稱“晶科能源”)起訴印度光伏企業(yè)Waaree Energies Limited及其美國公司Waaree Solar Americas Inc.(以下統(tǒng)稱“WAAN公司”)侵犯其N型TOPCon專利US11,824,136,將上述兩家企業(yè)告上美國得克薩斯州南區(qū)聯邦地區(qū)法院。
資料顯示,此次涉案專利US11,824,136為2022年10月12日,晶科能源提出申請,其全球應用范圍涵蓋中國、美國、日本等國。
其實除了WAAN公司之外,晶科能源還分別于2024年12月初起訴VSUN Solar USA, Inc.、Toyo Co., Ltd.及其在美國和海外相關公司侵犯其專利;于2025年1月至2月先后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對隆基綠能及其相關公司發(fā)起專利戰(zhàn)。
短短數月時間,晶科綠能已對多家公司在全球發(fā)起了專利戰(zhàn),可見晶科能源的“攻勢”如此強烈。而晶科能源也只是當下光伏行業(yè)專利戰(zhàn)中的一個縮影。
在晶科能源維權的同時,天合光能也在行動。
2月10日下午,天合光能發(fā)布公告稱,阿特斯及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熟阿特斯”)侵害該公司兩項發(fā)明專利,該案件已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
對此,2月11日阿特斯發(fā)布公告回應此事,其認為天合光能兩項涉訴專利應屬無效,并且其產品和工藝也并不侵犯天合光能的兩項專利。
此外,阿特斯在當天公告中還披露,公司于2024年10月向蘇州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天合光能。
中國光伏企業(yè)“強勢進攻”
“專利戰(zhàn)”在光伏行業(yè)早已司空見慣。在早年間,專利戰(zhàn)是國外光伏企業(yè)打壓我國光伏企業(yè)的一種常用手段。但在2024年,專利戰(zhàn)已逐漸成為我國光伏企業(yè)的手中的一把“利刃”。
據數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統(tǒng)計,2024年至今,光伏主產業(yè)鏈企業(yè)之間至少有18起專利糾紛,其中15起案件均有中國光伏龍頭企業(yè)主動發(fā)起,主要發(fā)起企業(yè)為“天晶晶”——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以及晶澳科技。
2024年5月,天合光能因專利侵權一紙訴狀將潤陽股份告上了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
但由于該案件在海外,再加之其他因素,當時光伏行業(yè)內對此消息并無過多了解。
不過在2024年5月31日,有媒體報道,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和無錫云程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分別運往歐洲和美國的光伏組件被上海海關依法查扣,其理由是侵犯專利權。據報道背后主張權利的企業(yè)正是天合光能。
6月11日,天合光能又起訴江蘇中清光伏科技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清國投實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侵害發(fā)明專利糾紛案在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至此,中國光伏龍頭企業(yè)的“主動進攻”已現苗頭。
隨后2024年7月,晶澳科技以專利侵權為由將正泰及其歐洲子公司告上了歐盟統(tǒng)一專利法院(UPC),涉及的專利為EP2787541和EP4092759。
第一項專利涉及TOPCon太陽能電池背面使用的隧道氧化硅(SiO2)層和摻雜多晶硅層。第二項專利涉及TOPCon產品中使用的電極和引線的排列。
圖片譯文為機翻
由此,中國光伏龍頭企業(yè)專利戰(zhàn)的“強勢進攻”才算正式拉開了序幕。
如果要給“天晶晶”三家企業(yè)的進攻值進行排行的話,天合光能應是當之無愧的榜首。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專利糾紛,2024年9月至10月,天合光能就先后在美國起訴潤陽股份、印度公司阿達尼綠色能源(Adani)以及阿特斯3家公司。
綜合來看,天合光能僅2024年一年時間內起訴潤陽股份3次,阿特斯2次。
根據最新消息,近日,天合光能又將阿特斯告上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并且索賠10.58億元。
對此,阿特斯于2月11日發(fā)布公告表示,對于涉訴兩項專利,常熟阿特斯已分別于2024年8月和2024年11月向中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提交了專利無效宣告的請求,目前兩項請求均正在審理中。
阿特斯公告顯示,由于天合光能于2024年5月申請海關扣貨之后一直未在法院起訴,常熟阿特斯遂于2024年11月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關于涉訴兩項專利的不侵害專利權之訴,蘇州中級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受理了案件并確定了首次開庭時間。
此外,阿特斯于2024年10月向蘇州重機人民法院起訴天合光能,理由是侵害了其兩項專利權,案號分別為(2024)蘇05民初1385號、(2024)蘇05民初1399號。阿特斯要求天合光能停止侵權,并向其合計賠償人民幣1億元。目前這兩個案件仍在進行中。
專利戰(zhàn)“猛攻”的背后
對于光伏行業(yè)的專利戰(zhàn),數字新能源DataBM.com始終認為,其既是對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但更為實質的是對于市場的爭奪。
在過去數年之前,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光伏企業(yè)只是悶頭猛沖,不斷砸錢擴產,中國光伏行業(yè)也從“三頭在外”成為了如今的世界第一。
根據中信建投研報數據顯示,到2024年底,光伏主產業(yè)鏈,即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的產能分別達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24-2030年,每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不少于500-700GW。可見,目前光伏行業(yè)的產能已足以滿足未來數年的需求,我國光伏企業(yè)再悶頭擴產意義已然不大。
然而激烈擴產過后,不僅出現了供需錯配問題,還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光伏產品價格持續(xù)崩塌、行業(yè)虧損面擴大,企業(yè)業(yè)績承壓。
在此背景光伏企業(yè)想要“活下來”,專利戰(zhàn)無疑是最好用的一把“利劍”。不僅可以捍衛(wèi)自身固有市場,還可以擾亂對手的市場策略。
這也警醒各家光伏企業(yè),光伏行業(yè)“拿來主義”時代已成為過去,未來唯有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加強專利布局與管理,提升知識產權運營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閱讀余下全文